第442章:重建“宝船编队”-《天地任我行之二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水密隔舱”的优点显而易见:一是当船只发触礁等事故时,船舱不会整体进水而导致沉没,仍能保持相当的浮力,提高了船只远航安全性能;二是船上分舱,方便不同种的货物分类摆放,便于装卸和管理;

    三是,舱板跟船壳板紧密连结,不但增加了船舶整体的横向强度,而且取代了加设肋骨的步骤,简化造船工艺的同时加固了船体,这是因为古代中国在“水密隔舱技术”的应用方面领先了西方诸国1000多年!

    早在宋、元时期,该技术便已在中国民间普及了。当时,使用该技术的船只,就算某一部位风浪撞击导致船舱破洞进水,但只要将进水船舱的洞口堵住,那么整条船就能安然无恙第就绪航行于大海上    。

    在缺少机械化工具的古代,堵住进水洞口的同时,只能采用人力一桶桶将水倾倒出去,费时费力不说,效果也不好。但是,随着科技的发展,抽水泵在远洋船上的应用已完全替代了原来的人力运水。

    随着郑和船队的七次远航,“水密隔舱技术”也传入海外,后来被世界各国所汲取,造就了欧洲航海史上的辉煌——地理大发现。该技术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非凡智慧和卓越才能,是人类造船史上的一项伟大发明,一直到今天仍在世界造船与航运业中发挥着巨大作用。

    明永乐年间,“郑和下西洋”可谓是一件世界瞩目的大事,但是和郑和带来带去了多少宝物相比,郑和的“宝船”有着不亚于“宝物”的意义,是当时世界关注的焦点。

    “郑和宝船”是“郑和船队”中最大的海船,是“郑和船队”中的主体,也是郑和率领的海上特混舰队的“旗舰”,它在“郑和船队”中的地位相当于后世所谓“现代海军”中的“旗舰”、“主力舰”。

    另有一种说法,即“郑和宝船”是郑和下西洋船队中“海船”的总称,因为“郑和船队”是由多种不同船型、不同尺度、不同用途的“海船”组成。因此,这些船都被统称为“郑和宝船”。相对而言,又好用又威猛的“福船”,在宋、元时几经演变,到了明朝“永乐年间”,已经成功变身为了“郑和宝船”。

    缔造了“七下西洋”伟业的“郑和船队”,其顶级战舰“宝船”,正是以“大福船”为基础改装而来。其基本制造原理一脉相承,但体积更大,技术更细化,且船的操控用的是更加轻巧的“平衡舵”,可以说举重若轻。

    船只行进,除了空前的11桅杆大帆之外,在帆布选择上,也采用硬帆结构,可承受更强的风力。在人力驱动上,船的两舷和尾部都有入水极深的尾橹,相当于现代船只上的螺旋桨,用人力踏动,驱动力在当时可谓最强,就算无风也能保持航速。放在当时,“郑和宝船”堪称全自动操控的“巨无霸”级战舰了。

    这种“巨无霸”战舰上的装备也极其先进,因为“郑和宝船”的主战武器为“火炮”。行动迅速的巨型战舰,外加杀伤力极强的火炮,在当时的世界海洋上难有对手!

    郑和七下西洋,除了几次小规模的陆上摩擦之外,遭遇的真正海战只有一次,即所谓的“巨港海战”。

    而“郑和船队”的对手就是当地的“海盗头子”陈祖义。这伙海盗盘踞东南亚十余年,船队规模已超过万人,凭实力迫使周边国家皆向他们朝贡。

    然而,自我感觉良好的陈祖义竟然敢叫板“郑和船队”,结果战斗从半夜打响到清晨结束,陈祖义的“海盗船队”被击毙了5000多人,本人也被生擒,其所属战船全被击沉,整支“海岛队伍”立马全军覆没了。

    其实,从明朝中、后期开始,大型“战舰”中就有装备“大发贡”1门和“佛朗机”6门的“福船”。根据明朝后期军事家兼文学家茅元仪所著的《武备志》记载,因为发射仿制西方的前膛炮“大发贡”会导致船体会开裂,所以,“宝船厂”的工匠们在考虑到船只航行速度之外,还进一步加大了木质船体的强度,方法如下:

    一是缩小“宝船”的长宽比例,使其设计值的长宽比值为2.45左右,这使得整个宝船的体型看起来胖乎乎的。二是为了承受纵向总弯曲力距,而采用层层厚板,叠积层累,加厚船板以化解火炮发射的后作力。

    实际上,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,“舷炮”造成船体断裂是很正常现象,因为火炮在发射时的后坐力太大。明初水师装备的是较小的碗口铳和盏口铳,故船体不会断裂,但明末清初的舰炮已变成“红夷大炮”。

    正因如此,“宝船”的木板厚度不得不成倍增加。根据推测,最大“宝船”底板和“甲板”的厚度都达到了340毫米和380毫米,也就是必须超过一尺厚!这大大加强了船体的结构强度和抗撞性能。因此,东南亚的“海盗船”根本无法与其比坚固,更不用说妄图撞散“宝船”了,恐怕自己的“小船”先被撞散架倒是情有可原。
    第(2/3)页